跳到主要內容區

「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課程系列講座-5/29(三)李招瑩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十八世紀歐洲與亞洲的陶瓷交流

發佈單位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5-27

「縱目歐亞-空間與人文的對話」課程系列講座

時間:2024/05/29(三) 14:00~16:00 (線上)
連結:meet.google.com/bfs-dwjc-jas
講座講者:李招瑩(東華大學族文系)副教授

講題:十八世紀歐洲與亞洲的陶瓷交流
The Exchange of Ceramic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講者簡介:*李招瑩,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族群藝術、藝術史、博物館理論與實務、十八世紀中法藝術文化交流、文化資產。重要著作為Visions de l’Empire du Milieu au 18e siècle en France:Illustrations des Mémoires concernant les Chinois 1776-1791(Louvain-la-Neuve,academia L’Harmattan, 2016)、《原住民族藝術教育論:理論方法、工藝展示、圖像研究》(台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2017)。2019、2021、2023中央研究院明清研討國際學術研討會陸續發表〈塞佛爾陶瓷官窯的中國風陶瓷研究- 談十八世紀中法工藝的交流及宮廷外交〉、〈中國乾隆肖像在法國視覺再現與轉譯–從塞弗爾的乾隆陶瓷畫與白瓷雕刻談中法工藝交流〉、〈十八世紀中法陶瓷交流-以貝爾單寄送四次賽弗爾陶瓷的外交禮物為例〉,並擔任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典藏委員,及塞弗爾陶瓷博物館之友協會會員。近四年來,延伸博士論文的主題,開展18世紀中法宮廷的陶瓷交流,特別是針對法蘭西學院的法國內政大臣貝爾丹(Henri Bertin)與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的書信往來中所提起的中法陶瓷器物交流,藉由法國東印度公司寄送的中國圖稿、陶瓷、版畫作為中國風的模型,也造成當時彭巴杜夫人(Madame de Pompadour)及路易十五(Louis XV)對中國陶瓷收藏的推崇進而影響當時皇宮貴族的品味。
 

本次講座,李招瑩老師將介紹17、18世紀歐亞陶瓷交流的歷史脈絡,以陶瓷為媒介,勾勒出當時的歐亞貿易發展交流史,並介紹歐洲對於中國陶瓷的裝飾與收藏。並藉由法蘭西學院的書信往來所提及的貝爾丹與中法陶瓷交流,探討雙向的陶瓷交流對於歐洲宮廷及清宮陶瓷所產生美學與技術的影響。這段中法交流物質文化的脈絡尚未被書寫,此講座藉由重要的歷史檔案,以此視角探討當時中法陶瓷工藝交流,如何應用到中國風陶瓷。
 

本講座由歐亞基金會補助課程
合辦單位: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遊覽與圖誌教師社群、中文學系、歷史學系、臺灣文化學系。
※報名網址:跨域自主學習活動暨報名系統

瀏覽數: